不同性取向的男男性接触者行为特征分析

被引:48
作者
王岚 [1 ]
汤后林 [1 ]
张大鹏 [1 ]
吴玉华 [2 ]
张婕 [2 ]
吕繁 [1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2]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者; 性取向; 行为特征;
D O I
10.13419/j.cnki.aids.2007.02.011
中图分类号
C913.8 [社会病态];
学科分类号
120402 ;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性取向的男男性接触者(MSM)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探索该人群在艾滋病病毒(HIV)传播中的桥梁作用。方法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问卷表,对选取的符合要求的MSM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性取向以同性恋者(Gay)和双性恋者(Bi)为主,分别为78.9%和16.7%。其中Gay和Bi过去6个月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4.1%和66.0%;从未使用安全套比例分别为82.4%和70.1%。过去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行为中,Gay的接受性肛交行为高于Bi(χ2=18.46,P<0.001),插入性肛交行为低于Bi(χ2=18.38,P<0.001)。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25%~40%,安全套的使用率差别无显著性。16.4%的Gay和21.3%的Bi有商业性行为。59.7%的MSM通过网络寻找性伴,1.7%的MSM有吸毒行为,13.1%的MSM检测过HIV。结论Gay和Bi中拥有很高比例的女性性伴,同时存在传播HIV的高危行为,他们可能在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中起桥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男同性恋者行为特征和STD/HIV感染的调查 [J].
蔡文德 ;
冯铁建 ;
谭京广 ;
陈琳 ;
石向东 ;
陈佩玲 ;
江丽珠 ;
陶晓燕 .
现代预防医学, 2005, (04) :328-330
[2]   艾滋病与男同性恋 [J].
邓艳红 ;
王明 ;
李红卫 ;
董海英 .
中国健康教育, 2005, (02) :19-22
[3]   对男同性性接触者的艾滋病干预:(一)理论与实践 [J].
张北川 ;
李秀芳 ;
胡铁中 ;
史同新 ;
刘殿昌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0, (03) :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