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酚对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18
作者
张杰 [1 ]
王春梅 [2 ]
程罗根 [1 ]
陈浩 [2 ]
石志琦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
关键词
天然化合物; 丁香酚; 灰葡萄孢; 作用机制; 抗药性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82.292 [];
学科分类号
090403 ;
摘要
丁香酚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田间分离得到的7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丁香酚的敏感性,同时测定了丁香酚对B.cinerea03孢子和菌核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丁香酚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灰葡萄孢不同菌株对丁香酚的敏感性不同,EC50值在29.97~83.62μg/mL之间;丁香酚可抑制灰葡萄孢产孢,但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可抑制其菌核的产生和萌发。荧光染色结果表明丁香酚能破坏灰葡萄孢菌丝细胞膜。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丁香酚处理前后菌丝培养液中K+浓度和OD260值变化,结果显示处理后K+浓度和OD260值均升高。综上所述,细胞膜可能是丁香酚对灰葡萄孢菌丝的作用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番茄灰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基线及番茄灰霉病菌抗药性研究.[D].贾晓华.南京农业大学.2004, 03
[2]   Sensitivity of fungi isolated from onychomycosis to Eugenia cariophyllata essential oil and eugenol [J].
Gayoso, CW ;
Lima, EO ;
Oliveira, VT ;
Pereira, FO ;
Souza, EL ;
Lima, IO ;
Navarro, DF .
FITOTERAPIA, 2005, 76 (02) :247-249
[3]   Inheritance and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to anilinopyrimidine fungicides in Botrytis cinerea (Botryotinia fuckeliana) [J].
Chapeland, F ;
Fritz, R ;
Lanen, C ;
Gredt, M ;
Leroux, P .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1999, 64 (02) :85-100
[4]  
生物化学.[M].[美]ReginalH.Garrett;[美]CharlesM.Grisham[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J].
姜巍 ;
王德爽 .
现代农业, 2007, (08) :22-22
[6]   20%棚菌克烟剂在春季大棚黄瓜上的残留量分析 [J].
刘敏艳 ;
李建军 ;
胡冠芳 .
甘肃农业科技, 2007, (06) :21-23
[7]   浙江省茄科蔬菜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 [J].
印利梅 ;
礼茜 ;
李红叶 .
浙江农业学报, 2007, (02) :123-126
[8]   丁香酚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J].
彭宅彪 ;
张琼光 ;
代虹健 ;
丁英平 .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0) :2079-2081
[9]   不同生育阶段黄瓜菌核病菌对几种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 [J].
潘金菊 ;
刘峰 ;
慕卫 ;
陈召亮 ;
翟茹环 .
农药学学报, 2006, (02) :125-128
[10]   丁香油抑菌成分研究 [J].
楼兴隆 ;
李晓明 ;
张鞍灵 ;
丁虹茹 ;
高锦明 .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03)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