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资本制度颠覆性改革的环境与逻辑缺陷及制度补救

被引:94
作者
甘培忠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颠覆式改革; 盲目改制; 资本制度属性; 制度补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3年我国《公司法》完成的资本制度改革基本上是沿袭了法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近10年来的做法,于我国国情考虑很不周延。工商机关从公司登记事务切入取消公司法定最低资本数额和实缴要求自始不合法治原则,谋求逃避监管职责的制度"走私"利益,欠缺正当性,存在违法情节;而深圳创造的"认缴制"概念在法律上没有确切的含义,没有体系化的制度结构,深究起来不知所云。地方政府越权修订国家的公司法,冒犯全国人大权威,实质获取"举改革大旗"、"挖制度洼地以引流抢夺国内金融资源"、"摘皇榜"等行政机会利益,倒逼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吃改革宴席中的立法"剩饭",污损了民意机构的尊严。实施颠覆性的改革措施,忽视了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公司资本制度变革的背景及底线。英美授权资本制下维护交易安全的配套制度非常完备和精细,我国则缺乏那种系统性的法律配置和软文化,依托法定资本制保护债权人利益是我国长期的最适合制度选项。所幸的是,本次改制后,法定资本制的框架尚得以保存,我们必须戒急用忍,通过公司法的进一步修订建立及时、妥当的配套制度,跟进补救其错漏。
引用
收藏
页码:498 / 51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德国法研究导论.[M].范剑虹; 李翀;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