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评价方法对水库水质评价的适应性

被引:25
作者
花瑞祥 [1 ,2 ]
张永勇 [1 ]
刘威 [3 ]
杨逸航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4]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单因子评价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适用性分析; 水库;
D O I
10.13476/j.cnki.nsbdqk.2016.06.031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目前水体水质评价方法众多,如何筛选合适方法对水质状况进行科学评价,是环境保护中一项基础性和重要性工作。以广东省某水库2008年-2013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对比分析了这四种方法评估结果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缺陷。研究表明:(1)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的水质状况最好,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评估结果的一致性最高。(2)不同方法受权重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灰色关联分析法受权重影响最小,而模糊综合评判法受权重影响最大。(3)灰色关联分析法则适用于初级使用者;模糊综合评判法适用于相关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人群;单因子评估法适用于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综合污染指数法仅能确定水体是否污染,但不能确定具体水质级别,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方法。(4)为准确评估水体水质级别,减少权重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建议采用多种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多元统计和水质标识指数的辽阳太子河水质评价研究 [J].
富天乙 ;
邹志红 ;
王晓静 .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 (02) :473-480
[2]   灰色关联分析与内梅罗指数法在克钦湖水体重金属评价中的应用 [J].
吴彬 ;
臧淑英 ;
那晓东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 12 (05) :134-137
[3]   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杨磊磊 ;
卢文喜 ;
黄鹤 ;
初海波 .
水电能源科学, 2012, 30 (06) :41-44
[4]   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与比较 [J].
李名升 ;
张建辉 ;
梁念 ;
林兰钰 ;
李茜 ;
温香彩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5) :617-624
[5]   滦河流域上游地区主要河流水污染特征及评价 [J].
解莹 ;
李叙勇 ;
王慧亮 ;
李文赞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3) :645-653
[6]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浑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胡成 ;
苏丹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1) :186-192
[7]   三种权重识别方法在同安湾水质模糊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J].
陈克亮 ;
王金坑 ;
朱晓东 ;
赵文珺 ;
李杨帆 ;
赵艳 .
海洋科学, 2010, (05) :33-36+47
[8]   白洋淀水质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评价与分析 [J].
张婷 ;
刘静玲 ;
王雪梅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2) :261-267
[9]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ing of water qual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system:a case study in reaches crossing the city of Chongqing [J].
郭劲松 ;
李哲 .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9, 8 (01) :1-9
[10]   灰色聚类关联评估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姚建玉 ;
钟正燕 ;
陈金发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02) :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