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500毫巴候平均图的波谱分析和预报

被引:4
作者
江剑民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气象专科学校
关键词
候平均; 相对振幅; 北半球; 气候距平; 气候异常; 毫巴; 波谱分析; 数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应用谐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1951—1970年北半球500毫巴多年候平均图和1975—1980年40°N、60°N 500毫巴逐候的候平均高度值。发现逐候的各谐波系数序列,除具有气候季节变化趋势外,还具有“指数循环”时间尺度及多种韵律活动准周期性振荡的特征。 利用这一特征,设计了一个用周期外延叠加的预报方案。每次接连预报未来8个候的北半球500毫巴候平均高度。对1976—1980年60个月40°N和60°N两纬圈进行预报试验。效果检验表明,本预报方案有一定预报价值。它对纬圈偏差符号的预报准确率平均达ρ=0.22,对气候距平符号的预报准确率平均为ρ=0.08。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4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亚洲500毫巴候平均环流与我国候平均气温之关系的时空结构 [J].
章基嘉 ;
孙照渤 ;
陈松军 .
气象学报, 1981, (03) :332-340
[2]   1980年夏季长江流域异常大雨的初步分析 [J].
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研究所暴雨组 .
气象, 1980, (12) :1-5+12
[3]   去冬今春我国的天气气候和大气环流的特点 [J].
赵安 ;
复真 .
气象, 1979, (12) :28-30
[4]   1978年长江中下游夏季大旱的天气气候分析 [J].
许以平 .
气象, 1979, (02) :16-19
[5]   严寒多雪的一月 [J].
钟玉 .
气象, 1977, (04) :29-31
[6]   长江流域中下游和河北平原夏季旱涝环流特征的初步分析 [J].
张家诚 ;
管馥生 ;
斯公望 .
地理学报, 1965, (01) :25-35
[7]   多年月平均500毫巴图上60°N和30°N纬圈的波谱分析 [J].
朱福康 .
气象学报, 1964, (01) :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