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华北两次副高边缘暴雨过程卫星云图释用
被引:9
作者:

郭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付宗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机构:
[1] 北京市气象台
来源: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西风槽;
暴雨;
卫星云图;
物理量诊断;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3.06.024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实况探空资料与FY-2C、2E卫星探测资料,对2005年8月16日、2010年8月20—21日两次西太副高与西风槽共同作用下出现的华北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将两次过程卫星云图与各种物理要素场的配置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果。两次过程云系均表现为典型的锋面云系特征,靠近冷空气一侧云带边界光滑整齐。从结构上看,锋面云带主要由多层云系组成。整个云系位于高空槽前580dagpm线与副高外围588dagpm线之间;降水云带由对流云团、稳定性降水云带及混合性降水云带3部分组成,对流云团集中发展在云带靠近副高边缘晴空区一侧,通常位于在584dagpm线与588dagpm线之间靠近副高一侧;稳定性降水集中高空槽前,即云带后部,580dagpm线与584dagpm线之间;混合性降水位于两个云系之间,多产生于584dagpm线附近。云系的分布与各层的垂直速度场、涡度场、散度场,以及中高层的涡度平流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比湿通量、比湿通量散度与假相当位温等温湿参量的分布特征,清楚的解释了锋面云带的移动、发展和分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095 / 11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鄂尔多斯地区一次暴雨过程卫星云图特征[J]. 气象科技, 2011, (04) : 438 - 444陈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气象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气象台李良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气象台肖苏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气象台
- [2] 一次对流云团合并的卫星等综合观测分析[J].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2) : 170 - 179蔡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毓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FY2卫星云图分析系统在热带气旋北冕过程中的应用[J]. 气象, 2010, 36 (09) : 21 - 28何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卫星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 广西区气象局减灾研究所 国家卫星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覃丹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卫星中心 国家卫星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黄小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西区气象台 国家卫星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徐建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晋城市气象局 国家卫星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
- [4] 江西外来飑线的常见卫星云图特征[J].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 (04) : 54 - 5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马中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江西省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叶小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萍乡市气象台 江西省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张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台 江西省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王吉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萍乡市气象台 江西省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颜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江西省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
- [5] 湖北省卫星云图短时暴雨概念模型研究[J]. 暴雨灾害, 2010, 29 (01) : 14 - 19+37韦惠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 武汉中心气象台赵玉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所 武汉中心气象台龙利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 武汉中心气象台王崇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 武汉中心气象台
- [6] 一次MCC的云图特征及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 2009, (06) : 1388 - 139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欣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孟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李宗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侯瑞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7] FY-2产品在济南“7.18”大暴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J]. 气象, 2008, (01) : 27 - 34尹承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局卓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局胡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局冉桂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局刘爱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局杨芙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局李艳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局
- [8] 2006年6月10日浙江飑线FY-2C卫星云图特征[J]. 气象, 2007, (09) : 47 - 51+130洪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丽水市气象局 浙江丽水市气象局李玉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局 浙江丽水市气象局陈智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局 浙江丽水市气象局李新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民航飞行学院 浙江丽水市气象局
- [9] 北京及周边地区5~8月红外云图亮温的统计学特征及其天气学意义[J]. 科学通报, 2007, (14) : 1700 - 1706郑永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陈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迎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国家气象中心丁青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国家气象中心
- [10] 浙江省降水云系红外云图特征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J]. 气象科技, 2006, (05) : 527 - 531滕卫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局气象研究所 浙江省气象局气象研究所杜惠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 浙江省气象局气象研究所胡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 浙江省气象局气象研究所俞善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局气象研究所 浙江省气象局气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