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植株残体还田后土壤胡敏酸理化性质变化的动态研究

被引:21
作者
吴景贵
席时权
姜岩
孙淑珍
王明辉
姜亦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
关键词
玉米; 植株残体; 胡敏酸; 理化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玉米植株残体施入土壤后,土壤胡敏酸的一系列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胡敏酸的阳 离子交换量增加,色调系数提高,相对色度降低,抗絮凝能力增强,电泳速度加快,并且胡敏酸由 A型向B型、P型和Rp型转变。这些性质发生改变最大的时期皆发生在玉米植株残体施入土壤 后的第60~75天。就玉米植株残体不同部分施入土壤后对上述性质变化的影响而言,玉米秸秆 的作用大于玉米根茬。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作物根茬对土壤培肥作用的研究——Ⅱ.作物根茬对土壤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J].
姜岩 ;
李显成 ;
韩丽梅 ;
曹靖 ;
刘荣峰 ;
权大远 ;
韩军 ;
姜亦梅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1) :1-6+27
[2]   作物根茬对土壤培肥作用的研究——Ⅰ.作物根茬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姜岩 ;
张宗仁 ;
陈志刚 ;
刘毅 ;
姜亦梅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3) :47-52+111
[3]   试论非腐解态有机物的培肥作用 [J].
姜岩 ;
田淑珍 ;
赵兰坡 ;
窦森 .
土壤通报, 1988, (04) :147-150
[4]   施用有机物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Ⅱ.有机物料的不同分解时期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J].
姜岩 ;
赵兰坡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1) :45-49+104
[5]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