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区侵蚀泥沙的137Cs法研究

被引:26
作者
文安邦
齐永青
汪阳春
贺秀斌
伏介雄
张信宝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三峡地区; 土壤侵蚀; 泥沙沉积; 137Cs示踪;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2.009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198 9年以来三峡地区开展的侵蚀泥沙13 7Cs示踪的初步研究表明:三峡地区紫色土陡坡耕地侵蚀强烈,坡度>2 5°的坡耕地,侵蚀速率高达712 6 94 5 2t/(km2 ·a) ;黄壤质地粘重,抗蚀性好,坡度2 9°的陡坡耕地的侵蚀速率仅2 5 0 9t/(km2 ·a)。林草地侵蚀轻微,坡度2 5°林草地的侵蚀速率为30 6 6 88t/(km2 ·a) ,较坡耕地大致低一个数量级。上世纪6 0年代以来,开县小江河床上涨强烈,两岸滩地也有淤积发生,淤积厚度10 70cm不等,低滩地泥沙淤积厚度大于高滩地。开县春秋水库小流域输沙模数为15 6 0t/(km2 ·a) ,由于谷地泥沙淤积极为有限,此值基本可代表该流域的侵蚀模数。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公布的川东平行岭谷区侵蚀模数为30 0 0 5 0 0 0t/(km2 ·a)。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的137Cs法研究 [J].
王玉宽 ;
文安邦 ;
张信宝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77-80
[2]   长江上游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Cs示踪法研究 [J].
文安邦 ;
张信宝 ;
王玉宽 ;
张一云 ;
徐家云 ;
白立新 ;
不详 .
山地学报 , 2001, (S1) :56-59
[3]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特征、防治对策及实施成效 [J].
史立人 .
人民长江, 1998, (01) :41-43
[4]   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与河流泥沙 [J].
余剑如 ;
刘载生 .
水土保持学报, 1988, (0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