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自主创新的体制性障碍与对策
被引:1
作者
:
陈自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陈自芳
机构
:
[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来源
:
理论导刊
|
2008年
/ 11期
关键词
:
自主创新;
体制;
障碍;
创新驱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与投资驱动阶段更多通过同质化的数量扩张不同,由于创新驱动阶段主要取决于创新能力,必须进行一场迈向知识经济的革命,真正树立知识和人才的权威。当前我国自主创新的体制性障碍有:技术(学术)研究领域的行政权力本位现象制约着专业领域的深入;创新行为与制度及市场化激励的紧密联系尚未切实形成;不同领域资源的无序替代制约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创新成果的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创新的政治风险也成为我国独有的创新障碍等方面。克服障碍的对策是:从权力本位转向知识本位,改变各种无序替代状况。激励个人创新和鼓励团队创新相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学自主创新与科技体制改革.[A].马廷奇;.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2006,
[2]
我国东部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风华
;
赵国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赵国杰
.
科学管理研究,
2008,
(02)
:21
-23
[3]
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J].
袁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
袁军
.
宏观经济管理,
2007,
(10)
:16
-18
[4]
技术体制对企业自主创新程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耘
;
曾进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曾进泽
.
学术研究,
2007,
(06)
:56
-62
[5]
为企业自主创新清除体制障碍
[J].
郭励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经部
郭励泓
.
中国改革,
2006,
(09)
:31
-32
[6]
谈自主创新基本体制的构建
[J].
白培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同市委讲师团
白培枝
.
生产力研究,
2006,
(08)
:129
-130
[7]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健全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J].
孔令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南京市秦淮区委
孔令友
.
南京社会科学,
2006,
(07)
:45
-49
[8]
着力打造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J].
徐匡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工程院
徐匡迪
.
当代经济,
2006,
(02)
:4
-5
[9]
体制改革是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J].
王志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王志新
.
科技导报,
2006,
(02)
:1
-1
←
1
→
共 9 条
[1]
大学自主创新与科技体制改革.[A].马廷奇;.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2006,
[2]
我国东部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风华
;
赵国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赵国杰
.
科学管理研究,
2008,
(02)
:21
-23
[3]
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J].
袁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
袁军
.
宏观经济管理,
2007,
(10)
:16
-18
[4]
技术体制对企业自主创新程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耘
;
曾进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曾进泽
.
学术研究,
2007,
(06)
:56
-62
[5]
为企业自主创新清除体制障碍
[J].
郭励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经部
郭励泓
.
中国改革,
2006,
(09)
:31
-32
[6]
谈自主创新基本体制的构建
[J].
白培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同市委讲师团
白培枝
.
生产力研究,
2006,
(08)
:129
-130
[7]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健全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J].
孔令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南京市秦淮区委
孔令友
.
南京社会科学,
2006,
(07)
:45
-49
[8]
着力打造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J].
徐匡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工程院
徐匡迪
.
当代经济,
2006,
(02)
:4
-5
[9]
体制改革是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J].
王志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王志新
.
科技导报,
2006,
(02)
:1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