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阜新盆地构造应力场演化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
被引:25
作者:
韩军
[1
]
张宏伟
[1
]
朱志敏
[2
]
宋景春
[3
]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阜新盆地;
构造应力场;
演化;
构造;
煤与瓦斯突出;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07.09.020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阜新盆地是中燕山期(J3-K1)断陷盆地.盆地内断裂构造主要有北北东、北东、北西西、北北西和近南北向.盆地内主要褶皱构造呈北东向雁列式排列.位于盆地内的阜新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频繁发生.研究认为,构造应力场多期演化使得大多数断裂历经了多期活动,对应不同的力学性质和位移方式.构造应力场的多期演化对局部构造应力、构造煤和瓦斯赋存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今北西西向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盆地内北北东向、南北向和近南北向构造由于受垂直走向的挤压应力作用,形成应力集中带,渗透率降低,瓦斯保存较好,成为动力灾害多发地带;而北西西向构造相对受拉张应力作用,瓦斯易于逸散,动力灾害程度相对较低.北东向、北西向构造发生动力灾害的危险程度介于二者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934 / 938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