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785名有性行为大学生艾滋病感染危险感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的调查

被引:37
作者
潘晓红 [1 ]
丛黎明 [1 ]
马瞧勤 [1 ]
许国章 [2 ]
余飞颖 [2 ]
邹艳 [1 ]
机构
[1]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艾滋病; 危险感知; 安全套; 大学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调查有性行为大学生对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危险感知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研究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和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3年在浙江省1个沿海城市2所综合性大学开展的艾滋病有关知识、危险意识和性行为调查资料,对回答曾有性行为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785名大学生回答曾有性交行为史,47.0%没有对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危险感知,有危险感知的学生中51.3%认为感染的危险非常低。曾经使用安全套的学生占80.5%,而始终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只有16.0%。危险感知与是否使用和始终使用安全套没有关联,但与是否选择安全套用于预防性病关联。危险感知的主要促进因素有认同学生中性病上升(OR=1.356)和认同经性途径感染人数上升(OR=1.487)以及最后一次性行为对象不是男朋友/女朋友(OR=1.497)。始终使用安全套的促进因素有发生性行为时能说使用安全套(OR= 6.523)、使用安全套用于预防性病(OR=2.174)等因素。结论有性行为大学生的艾滋病感染危险感知水平偏低,曾经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高,但始终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很低。需要进一步采取广泛深层次的预防教育来提高大学生艾滋病感染危险意识,促成安全性行为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02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