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设计与性能评价

被引:55
作者
曹绪龙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HPCF); 提高采收率(EOR); 黏弹性颗粒驱油剂(PPG);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黏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4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聚驱后油藏采收率,针对聚驱后油藏非均质性强、剩余油普遍分布的特点,提出了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包括黏弹性颗粒驱油剂(PPG)、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通过研究黏弹性颗粒驱油剂的溶胀能力、黏弹性、滤过能力和在岩心中运移性能,及其与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之间相互作用,得到了适合于胜利高温高盐油藏和聚合物驱后油藏的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1000mg/L PPG+1000mg/L聚合物+0.3%胜利石油磺酸盐+0.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709。结果表明,PPG可遇水溶胀,耐盐性能好,在油藏中具有封堵和运移性能,较单一聚合物能够更好地提高波及体积。在含水98%条件下注入0.3倍孔隙体积的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13.6%(OOIP)。该体系可应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或聚合物驱后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扩张流变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聚集行为 [J].
曹绪龙 ;
崔晓红 ;
李秀兰 ;
曾胜文 ;
朱艳艳 ;
徐桂英 .
化学通报, 2009, 72 (06) :507-515
[2]   低浓度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分子模拟与配方设计 [J].
曹绪龙 .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8, 24 (06) :682-688
[3]   孤东油田七区西南二元复合驱油先导试验效果及动态特点 [J].
张爱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5) :66-68+71+115
[4]   大庆油区三元复合驱矿场结垢状况分析 [J].
赵长久 ;
李新峰 ;
周淑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4) :93-95+112
[5]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J].
王德民 ;
程杰成 ;
吴军政 ;
王刚 .
石油学报, 2005, (01) :74-78
[6]   孤岛油田西区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 [J].
曹绪龙 ;
孙焕泉 ;
姜颜波 ;
张贤松 ;
郭兰磊 .
油田化学, 2002, (04) :350-353
[7]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效果评价方法分析 [J].
廖广志 ;
牛金刚 ;
王刚 ;
李浩 ;
李立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6) :61-63+7+13-14
[8]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ilute surfactant–polymer flooding system for Shengli oilfield.[J].Wang Hongyan;Cao Xulong;Zhang Jichao;Zhang Aimei.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9, 1
[9]  
二元复合驱油技术.[M].孙焕泉等; 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