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品种保护中“农民特权”的发展动态及应用对策

被引:3
作者
杨妍 [1 ]
陈于敏 [2 ]
王建军 [2 ]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2] 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昆明分中心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保护; 农民特权; 发展动态; 应用对策;
D O I
10.16849/j.cnki.issn1001-8611.2008.03.007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文章指出农民特权是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比分析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公约1978年和1991年两个文本中关于农民特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发现,农民特权将按1991年文本所指方向发展。笔者对我国从制度上如何完善和应用农民特权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即重视"农民特权",提高全民的品种权保护意识;强化"农民特权"的保护,将受保护的繁殖材料扩大到收获材料;保证"农民特权",将育种者的生产权扩大到非商业目的的生产;加强植物新品种的司法保护,合理规范"农民特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植物新品种保护基础知识.[M].马世青;郑学莉主编;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编;.蓝天出版社.1999,
[2]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思考 [J].
纪玉忠 ;
陈军胜 ;
丁晓松 ;
张劲柏 ;
汪秀艳 .
种子, 2006, (12) :71-73
[3]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展望 [J].
王侠礼 ;
高宝香 .
种子, 2006, (10) :103-104
[4]   对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的几点想法 [J].
刘莉 ;
袁冰飞 .
种子世界, 2006, (10) :14-15
[5]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发展中国家育种者创新行为的作用研究 [J].
李道国 ;
谭涛 .
世界农业, 2006, (08) :4-7
[6]   品种权保护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分析 [J].
陈超 ;
李道国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9) :38-42+48
[7]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有关育种者权利保护规定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J].
隋文香 ;
李文伟 ;
刘瑞涵 .
科技与法律, 2004, (01) :72-74+114
[8]   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可持续农业 [J].
王建军 ;
陈于敏 .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04) :142-145
[9]   应对国际竞争 保护农业知识产权 [J].
刘子宜 ;
米庆华 ;
赵龙群 ;
李强 ;
蓝孝新 .
农业科技管理, 2002, (04)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