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林木生长量及土壤养分的变化

被引:6
作者
张彦仁 [1 ]
荀素娟 [2 ]
韩恩贤 [1 ]
韩刚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 宁夏西吉县水利局 
关键词
流域治理; 生物措施; 退耕还林; 理化性质; 土壤水分和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地土壤理化性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变化的程度:封山育林>林草混交>刺槐纯林模式>阳向坡地。封山育林、林草混交、刺槐沙棘混交、刺槐纯林土壤含水量比荒地分别提高了13.44%、7.91%、2.77%、1.03%;封山育林与林草混交模式地有机质含量比纯林分别增加了23.88%、23.88%,全氮分别增加了23.86%、36.2%,刺槐的蓄积量分别增加了67.4%、56.9%。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红壤坡地耕作模式与水土流失监测初报
    林学军
    谭仕彦
    [J]. 广西农学报, 2003, (S1) : 50 - 53+42
  • [2] 人工林植被水文效应研究
    王平
    闫成璞
    王玉玺
    [J]. 黑龙江水利科技, 1999, (03) : 5 - 7
  • [3] 杉木幼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研究
    马祥庆
    何智英
    俞新妥
    刘爱琴
    阮传成
    俞立?
    [J]. 森林与环境学报, 1994, (01) : 35 - 39
  • [4] 吴钦孝,杨文治主编.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 [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