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赤眼蜂对假卵不同内含物的产卵反应

被引:20
作者
巫之馨
钦俊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人工饲料; 血淋巴; 刺人; 赤眼蜂属; 产卵器; 雌蜂; 产卵量; 鸡蛋黄; 氨基酸; 氨基羧酸; 内含物;
D O I
10.16380/j.kcxb.1982.04.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假卵测试了不同内含物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种L型氨基酸中,只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和异亮氨酸有促使产卵的效果,产人前二种氨基酸的卵量与产入柞蚕蛹血淋巴的卵量相似,后一种稍低于产入柞蚕蛹血淋巴的卵量。它们促使产卵的适宜浓度分别为200,400,320毫克/100毫升,较高浓度时,赤眼蜂依然能产入相当数量的卵。另外供试的17种氨基酸除在组氨酸内产入极少量卵以外,均未见在其它氨基酸内产卵。将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混合使用时,促使产卵效果更好,它们混合的最佳浓度分别为600,400,425毫克/100毫升,每假卵中的产卵量平均高达878.7粒,多于含血淋巴的假卵。 除氨基酸外,各种盐类(NaCl,KCl,MgSO4等),糖类(葡萄糖、蔗糖、果糖、海藻糖等),混合有机酸,维生素均不促使产卵。在赤眼蜂人工培养中常用的成分如鸡胚提取液、牛奶、鸡蛋黄、牛血清、酵母液等促使产卵的效果很差,但与有促产卵效果的氨基酸混合时不降低后者的作用。基本培养液分别加入少量鸡胚提取液、牛奶或鸡蛋黄时,促使产卵的效果接近血淋巴。由于这样的培养液能使卵发育到幼虫,因而可用于大量蜂卵的收集。 假卵试验表明,赤眼蜂借产卵器上的感受器来识别假卵的内含物,触角对卵面探测所起的作用与产卵
引用
收藏
页码:363 / 3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以无昆虫物质的人工饲料培育松毛虫赤眼蜂幼虫 [J].
巫之馨 ;
钦俊德 ;
李同修 ;
张志品 ;
刘德岷 .
昆虫学报, 1982, (02) :128-134+241
[2]   以不含昆虫物质的人工饲料培育赤眼蜂工作进展 [J].
刘文惠 ;
巫之馨 .
昆虫学报, 1982, (02) :160-163
[3]   赤眼蜂的产卵行为 [J].
陆文卿 ;
郎所 ;
谢中能 ;
张月华 .
昆虫学报, 1979, (03) :36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