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机制的研究——暗处理与光照时间对试管块茎形成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柳俊
谢从华
黄大恩
机构
[1] 湖北民族学院!
[2] 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马铃薯; 试管块茎; 形成机制; 暗处理; 光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2 [马铃薯(土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试验采用“Mira”、“87P48—64“两个栽培品种的脱毒苗为材料,在培养温度20℃、诱导温度-18℃条件下,小苗生长4周后,采用不同天数黑暗处理诱导,再分别转入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培养8周,观察统计不同处理的试管块茎形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黑暗处理和短日照条件对试管块茎的形成是有利的.试验中以黑暗处理两天,每天光照8小时的处理单株结薯总数最多.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INVITRO MASS TUBERIZATION AND VIRUS-FREE SEED-POTATO PRODUCTION IN TAIWAN [J].
WANG, PJ ;
HU, CY .
AMERICAN POTATO JOURNAL, 1982, 59 (01) :33-37
[2]  
植物生理生化.[M].韩锦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