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颈动脉血管壁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陈建宗
田季雨
顾宜
奚淑芳
方孔泉
朱晓鹏
机构
[1]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药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老年脑病研究室
[2]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
[3]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药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老年脑病研究室 陕西省西安市
[4] 陕西省西安市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中药疗法; 丹参; 颈动脉; 胞间粘附分子1;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家兔实验性颈动脉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形成及颈动脉壁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ercelladhesionmolecule-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量1.8~2.3kg的新西兰大耳白家兔,48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AS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复方丹参滴丸大、中、小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其余5组均于每日喂饲40g高脂饲料(最后1个月减量为20g),不足者给予基础饲料。辛伐他汀组给予4mg/(kg·d),复方丹参滴丸小、中、大剂量组给予复方丹参浸膏0.0130.039,0.117g/(kg·d)。饲喂3个月后处死动物,从颈总动脉分叉处连续横断切片,苏木素-伊红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机图像扫描,定量分析颈AS斑块的大小及斑块占管腔的面积;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杂交方法测定颈动脉壁VCAM-1的表达。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消退颈AS斑块,大、中、小剂量组VCAM-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5±2.6)%,(43.4±4.3)%,(49.0±3.0)%,均显著低于模型组(74.1±2.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328.880,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下调颈动脉壁VCAM-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消退颈AS斑块的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048 / 504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复方丹参滴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J].
葛玉霞 ;
段云友 ;
阮骊韬 ;
曹铁生 ;
吕发勤 ;
周晓彦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06) :1096-1097
[2]   中药复合抗氧化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的降脂作用 [J].
袁晓亮 ;
海春旭 ;
梁欣 ;
秦绪军 ;
赵康涛 ;
任东青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24) :3281-3283
[3]   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和黏附分子相关性研究 [J].
柏庆利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24) :3286-3287
[4]   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J].
张新超 ;
徐成斌 ;
高岚 ;
王申五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02) :50-53
[5]   细胞粘附分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J].
张新超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1999, (02) :87-92
[6]  
脑卒中[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黄如训,苏镇培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