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建设研究——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计量分析

被引:12
作者
张垒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
创新研究群体; 基尼系数; 多样化指数; 关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62 [人才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02 ; 1204 ;
摘要
创新研究群体建设,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群体,发挥团队效应。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0余年创新研究群体资助数量、资金投入、区域分布、研究机构,以及区域分布基尼系数和区域学科分布多样化指数,研究高校创新群体数量与高校创新能力的关联性,指出创新群体建设具有稳定性、增长性,研究方向具有差异性和针对性,团队资助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区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和集聚效应等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M].邱均平等;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
[2]  
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M].郑新奇著;.科学出版社.2004,
[3]   创新研究群体在清华 [J].
曹凯 ;
宿芬 ;
孟祥利 ;
王治强 .
中国科学基金, 2011, 25 (01) :55-56+64
[4]   北京大学创新研究群体建设成效及管理思考 [J].
蔡晖 ;
马信 ;
李晓强 ;
周锋 ;
刘超 .
中国科学基金, 2011, 25 (01) :50-54
[5]   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J].
陈宜瑜 .
中国科学基金, 2010, 24 (05) :257-259
[6]   永无止境的创新之路——记电子科技大学“信息薄膜与LTCC集成器件”创新研究群体 [J].
文岐业 ;
荆玉兰 ;
吴国政 .
中国科学基金, 2010, 24 (04) :254-256
[7]   顶天立地 紧密结合学术前沿及国家目标 齐心协力 充分发扬个性智慧与团队力量——记浙江大学“工业过程的控制理论与总线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创新研究群体 [J].
陈良 ;
夏文莉 ;
毛维杰 ;
徐巍华 .
中国科学基金, 2009, 23 (03) :170-172
[8]   浅析创新研究群体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 [J].
甄树宁 ;
宿芬 .
中国科学基金, 2009, 23 (01) :56-59
[9]   科技创新研究群体创新能力分析 [J].
赵醒村 ;
王玉龙 ;
吴志华 .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07) :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