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性监管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3
作者
李沫 [1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2] 中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协商性监管; 第三方组织; 协商性监管法律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协商性监管作为一种新兴的监管方式,与传统行政监管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其界定主要从监管主体范围和监管内容两方面予以明确。协商性监管带来了复杂化的委托代理问题,同时也构成了对传统行政管理惯性的挑战,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主要依靠强化激励机制,以及通过政府公信力建设和信息披露等约束机制来解决;而给传统行政管理惯性带来的挑战则要求对协商性监管的范围、内容和程序等进行法律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M]. 商务印书馆 , (美) 弗里曼, 2010
[2]   环境规制的制度创新:自愿性环境协议 [J].
生延超 .
华东经济管理, 2008, (10) :27-30
[3]  
新政府治理与公共行为的工具:对中国的启示[J]. 莱斯特·M.萨拉蒙,李婧,孙迎春.  中国行政管理. 2009(11)
[4]  
规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英) 奥格斯, 2008
[5]  
行政法学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哈特穆特·毛雷尔(HartmutMaurer)著, 2000
[6]   论协商性政府规制——解读视角和研究疆域的初步厘定 [J].
蒋红珍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5) :28-35
[7]  
美国规章协商制定程序法[J]. 薛刚凌,王霁霞.  公法研究. 2004(00)
[8]  
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应松年主编, 1999
[9]  
Rethinking public management: third-party government and the changing forms of government action. Salamon,Lester M. Public Policy . 1981
[10]   论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中的政府管制 [J].
刘华 .
中国科技论坛, 2005, (01)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