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古浪8级大震九十周年——暨对特大地震的研究讨论

被引:7
作者
郭增建
郭安宁
张向红
白雪见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关键词
古浪大震; 块体交界带; 高山峰指标; 太阳活动; 25年时间间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置甘肃古浪8级地震发生90周年之际,本文用几种方法回顾性地讨论了特大地震的预测问题。分别用块体交界带指标、高山峰指标探讨了1920年海原8.5级地震发生的位置,并以这两个指标讨论了1927年古浪8级大震发生的位置。从国内某些大震25年周期的相关性和太阳活动峰年讨论了1927年古浪8级大震的发生年份。这些回顾性的指标研究对今后地震动、地震风险区划和预测大地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5.12”汶川地震预报回顾.[M].郭安宁; 郭增建; 著.西安地图出版社.2009,
[2]   基于汶川地震震例用震兆共迁方法对地震预测的讨论 [J].
郭增建 ;
郭安宁 ;
李健梅 ;
白雪见 .
华南地震, 2016, 36 (04) :8-13
[3]   丝绸之路带上地震迁移与地势的关系 [J].
郭安宁 ;
白雪见 ;
郭志宇 .
地震工程学报, 2016, 38 (05) :846-846
[4]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6级地震及非传统方法的回顾性预测讨论 [J].
郭安宁 ;
郭增建 ;
任栋 ;
赵乘程 ;
张炜超 .
华南地震, 2016, 36 (02) :56-59
[5]   “一带一路”所经陆路地域巨震链特征研究 [J].
任栋 ;
郭安宁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5, 11 (10) :48-52
[6]   对2001年11月14日新疆-青海交界8.1级大震预测的反思 [J].
郭增建 ;
韩延本 ;
吴瑾冰 .
国际地震动态, 2001, (12) :6-8
[7]   中国大陆8级地震的有序性——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J].
徐道一 ;
黄建发 ;
王湘南 .
地震地质, 1991, (03) :229-234
[8]   论甘青川发震块体及其地震活动特征 [J].
阎志德 ;
郭履灿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3, (02) :111-115
[9]   1920年12月16日的海原大地震 [J].
郭增建 ;
谢原定 ;
李孟銮 ;
秦保燕 ;
杨兴昌 .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01) :42-49
[10]   震源孕育模式的初步讨论 [J].
郭增建 ;
秦保燕 ;
徐文耀 ;
汤泉 .
地球物理学报, 1973, (01) :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