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中国大陆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聚类分析
被引:52
作者:
张英杰
[1
]
王超
[2
]
曹凯
[2
]
胥芹
[2
]
郭秀花
[2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数据标准与共享服务室
[2]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临床流行病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2008—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合理分类,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信息系统"中大陆地区2008—2010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和报告发病率数据,采用Q型聚类和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统计不同月份、年龄、省份的手足口病的分类情况。结果中国大陆地区2008—2010年不同月份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无序聚类为2类(4—7月聚为一类,1—3月和8—12月聚为一类),有序聚类为3类(1—3月聚为一类,4—7月聚为一类,8—12月聚为一类);不同年龄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无序聚类为2类(1~3岁聚为一类,<1岁和≥4岁聚为一类),有序聚类为3类(<1岁聚为一类,1~4岁聚为一类,≥5岁聚为一类);按照大陆地区2008—2010年手足口病平均报告发病率将31个省份聚集成4类(第1类为安徽、湖南、江苏、陕西、宁夏、福建、内蒙古、河南、山西、吉林、湖北、辽宁,第2类为广东、天津、河北、山东,第3类为甘肃、重庆、江西、贵州、青海、黑龙江、云南、四川、西藏、新疆,第4类为北京、海南、广西、上海、浙江);各省份按照不同月份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比重聚集成4类(西藏与海南分别成为第1和第2类,天津、辽宁、黑龙江、吉林、山西、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为第3类,其他20个省份为第4类)。结论中国大陆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在不同时间、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之间具有差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41 / 544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