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聚类分析

被引:52
作者
张英杰 [1 ]
王超 [2 ]
曹凯 [2 ]
胥芹 [2 ]
郭秀花 [2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数据标准与共享服务室
[2]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临床流行病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2008—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合理分类,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信息系统"中大陆地区2008—2010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和报告发病率数据,采用Q型聚类和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统计不同月份、年龄、省份的手足口病的分类情况。结果中国大陆地区2008—2010年不同月份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无序聚类为2类(4—7月聚为一类,1—3月和8—12月聚为一类),有序聚类为3类(1—3月聚为一类,4—7月聚为一类,8—12月聚为一类);不同年龄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无序聚类为2类(1~3岁聚为一类,<1岁和≥4岁聚为一类),有序聚类为3类(<1岁聚为一类,1~4岁聚为一类,≥5岁聚为一类);按照大陆地区2008—2010年手足口病平均报告发病率将31个省份聚集成4类(第1类为安徽、湖南、江苏、陕西、宁夏、福建、内蒙古、河南、山西、吉林、湖北、辽宁,第2类为广东、天津、河北、山东,第3类为甘肃、重庆、江西、贵州、青海、黑龙江、云南、四川、西藏、新疆,第4类为北京、海南、广西、上海、浙江);各省份按照不同月份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比重聚集成4类(西藏与海南分别成为第1和第2类,天津、辽宁、黑龙江、吉林、山西、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为第3类,其他20个省份为第4类)。结论中国大陆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在不同时间、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之间具有差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41 / 5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2008-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J].
胡跃华 ;
肖革新 ;
郭莹 ;
于石成 ;
马家奇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 18 (08) :693-697+747
[2]   大连市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J].
安庆玉 ;
范雪松 ;
吴隽 ;
姚伟 .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 (01) :3-6
[3]   2008—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J].
田晓灵 ;
郭卫东 ;
姜晓峰 ;
宋健 ;
初迪 ;
马学恩 ;
王文瑞 .
疾病监测, 2013, 28 (11) :901-904
[4]   义乌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时空扫描统计分析 [J].
董选军 ;
余运贤 ;
叶晓军 ;
朱列波 .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3, 29 (03) :357-358
[5]   2011年北京市房山区手足口病发病时空扫描分析 [J].
李爱军 ;
黄绍平 ;
王立强 ;
钱海坤 .
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0) :1488-1490
[6]   2009~2011年聊城市手足口病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分析 [J].
王学岗 ;
吕博 ;
张世英 ;
崔璀 ;
姜祥坤 .
预防医学论坛, 2012, 18 (09) :657-658
[7]   浙江省2008-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及病原学分析 [J].
吕华坤 ;
张严峻 ;
缪梓萍 ;
蔡剑 ;
秦淑文 ;
龚黎明 ;
陈直平 .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 (01) :105-107
[8]   广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动态研究 [J].
梁会营 ;
康燕 ;
陶霞 ;
李美霞 ;
罗雷 .
热带医学杂志, 2011, 11 (12) :1410-1413
[9]   2008-2009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J].
郭青 ;
张春曦 ;
王晓风 ;
刘世炜 ;
王丽萍 .
疾病监测, 2011, 26 (11) :852-856
[10]   贵州省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J].
阎岩 ;
王定明 ;
胡静 ;
田克诚 ;
庄丽 ;
蒋维佳 .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03) :37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