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七情学说研究与思考

被引:16
作者
莫芳芳
叶海丰
张国霞
机构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七情; 脏腑; 心;
D O I
10.13463/j.cnki.jlzyy.2008.08.040
中图分类号
R221 [内经];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黄帝内经》中以五行理论为框架提出五志伤五脏理论,总结归纳七种基本情绪,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并且科学地把握情志与脏腑阴阳气血的关系,与人体疾病产生、发展、变化和治疗、调护的关系,记载着丰富的有关人类七情活动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经验。但是,由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久远,以及目前我们对书中七情理论缺少条理化、系统化的整理和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使得在构建现代中医七情理论体系,发展中医心理学上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对《黄帝内经》七情理论进行系统整理、深入研究和思考,也是完善现代中医七情理论和发展中医心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614 / 61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浅析《内经》七情学说 [J].
张红梅 ;
刘晓伟 .
天津中医药, 2003, (01) :65-66
[2]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M].孙广仁等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3]  
中医基础理论.[M].王新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