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势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以孤东地区为例

被引:11
作者
彭存仓
谭河清
武国华
刘世斌
张博
不详
机构
[1] 浙江大学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浙江杭州
[4] 山东东营
关键词
油气运聚; 数学模型; 流体势; 孤东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流体势是地下流体所有能的综合表现 ,不同的流体 (如油、气、水 )在各自的势场作用下 ,有各自的势场分布规律运动。通过研究地下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 ,可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 ,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 ,明确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 ,提高钻探成功率。研究表明 ,孤东地区地下流体势类型分为高势区、低势区 ,高势区分布与活跃生油洼陷分布一致 ,是孤东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烃源区和动力源区。低势区与目前的油气田吻合较好。由此可依据流体低势区来预测新的油气聚集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流体势原理在注水油田开发中的潜力区研究与应用 [J].
蒲玉国 ;
李道轩 ;
王斌 ;
徐亮 ;
于红军 .
石油学报, 2000, (03) :45-50+109
[2]   有效运聚通道的提出与确定初探 [J].
王震亮 ;
陈荷立 .
石油实验地质, 1999, (01) :73-77
[3]   川南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中的裂缝类型与天然气运聚 [J].
胡志水 ;
陈琴芳 ;
童崇光 ;
彭大钧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5, (03) :281-285
[4]   中国大中型气田天然气的运聚特征 [J].
魏永佩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6) :490-495
[5]   流体势分析研究及应用 [J].
朱红涛 .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3)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