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治疗的进展
被引:33
作者
:
骆抗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
骆抗先
章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
章廉
机构
:
[1]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
来源
:
临床肝胆病杂志
|
1994年
/ 01期
关键词
:
病例;
HBeAg;
肝组织学;
HBVDNA;
CHB;
阴转;
肝炎;
肝疾病;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512.6 [病毒性肝炎];
学科分类号
:
100401 ;
摘要
:
<正> 一、历史和现状 阿糖腺苷抗病毒效应有限而神经肌肉毒性较大;无环鸟苷安全但无效。其它抗病毒药物ribavirin, foscarnet, suramin和zidovudine因毒性和/或无效,已不用。单纯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胸腺刺激素增强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清除病毒的同时必伴同肝细胞的破坏,未必是慢性肝炎的合理治疗。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的药物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的初步应用经验不佳,尚待积累更多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4 / 5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