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指数及其意义

被引:12
作者
富明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H指数; 文献计量学; 影响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1205 ;
摘要
H指数是由乔治·赫希(Jorge Hirsch)发明的,是指一个人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赫希认为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本文对H指数概念,计算方法和局限性等进行分析,并对与H指数相关的g指数、R指数和AR指数作了介绍。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运用h-指数评价期刊影响力——以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为例 [J].
郑惠伶 .
情报科学, 2008, (03) :409-413
[2]   R指数、AR指数:h指数功能扩展的补充指标 [J].
金碧辉 ;
Rousseau Ronald .
科学观察, 2007, (03) :1-8
[3]   H指数和G指数——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新指标 [J].
姜春林 ;
刘则渊 ;
梁永霞 .
图书情报工作, 2006, (12) :63-65+104
[4]   衡量科学家个人成就的一个量化指标 [J].
J.E.Hirsch ;
刘俊婉 ;
马建华 .
科学观察, 2006, (01) :2-7
[5]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 [J].
赵基明 ;
邱均平 .
中国科学基金, 2005, (06) :35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