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访制度的历史流变、困境及出路

被引:4
作者
夏正林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信访制度; 权力控制模式; 权利救济模式; 政治参与; 自由表达意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8 [信访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经历了从权力控制、群众政治参与到权利救济三个阶段的变化。现行的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产物,是具有典型时代特点的便宜设计,然而,传统的社会心理因素在该制度实践中仍然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前,信访制度本身正面临法治化的挑战,其出路在于改变传统的权力纵向控制方式,建立以权力互相制约为基础的扁平化的治理模式,使信访制度回归到辅助性的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M].李宏博;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M].戴煌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
[3]  
人民信访史略.[M].刁杰成著;.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4]   信访体制在中国宪法框架中的合理定位 [J].
童之伟 .
现代法学, 2011, 33 (01) :3-17
[5]   走向国家人权机构:信访制度改革的一种可能思路 [J].
李红勃 .
人权, 2010, (05) :48-50
[6]   我国古代信访制度的启示 [J].
吴秋林 .
江淮法治, 2010, (07) :36-36
[7]   从中国的信访制度到德国的请求申诉制度 [J].
黄礼登 .
检察风云, 2009, (23) :16-16
[8]   新中国六十年信访制度的历史考察 [J].
吴超 .
中共党史研究, 2009, (11) :46-53
[9]   信访制度的功能、属性及其发展趋势 [J].
林喆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9, 13 (01) :89-90
[10]   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 [J].
周永坤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37-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