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对农民生计改善的影响分析

被引:12
作者
张莉 [1 ]
张艳 [2 ]
刘福江 [1 ]
聂凤英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2] 农业部信息中心
关键词
信息化; 金融资本;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农民生计; 影响;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1.05.003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对宁夏62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信息化带来的生计改善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可持续生计框架中的金融、人力和社会资本指标、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指标以及农民对生计改善的满意程度等作为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排序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信息化对农民生计的改善主要是加强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农民的贫困状况制约着信息化对生计的改善,农民的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等个体特征以及家庭人口和土地规模等因素对改善生计的影响不显著。建议农村信息化建设优先考虑能提升农民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信息服务;通过示范引导逐步带动农村贫困人口利用信息技术改善生计;通过农民信息技能培训,有效发挥农村信息化对改善农民生计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庆阳农村信息化的调查与思考 [J].
高永敏 .
开发研究, 2006, (05) :19-21
[2]  
农业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A]. 王新春,赵庆祯.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 2008
[3]  
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李道亮, 2008
[4]  
Logistic回归模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济川,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