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性建构与法家思想的创造性转换

被引:19
作者
钱锦宇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
新法家; 新战国时代; 国家治理; 依法治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面对21世纪"新战国时代"的诸多挑战,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仍然是各国首要的政治主题。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建构,离不开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法家思想文化的支撑。法家思想中"不法古、不循今"的改革主义、"缘法而治、以法为教"的法治主义和"禁胜于身、立公弃私"的权力制约观等合理内核,能够助推"四个全面"这一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先秦法家思想在21世纪的复兴,绝不是未经批判地在当下中国的思想和文化结构中嵌入先秦法家的全部观念和重述其所有的政治法律主张,而应当是对先秦法家思想进行批判性反思、提炼,进而实现三个转换,即由先秦法家的"弱民"转换为现代政治的"强民";由先秦法家的"君主立法"转换为现代政治的民主立法、以宪护法;由先秦法家的"天道"转换为现代政治的人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晚清“新法家”的“新法治主义” [J].
程燎原 .
中国法学, 2008, (05) :30-45
[2]  
新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纲[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段秋关, 2008
[3]  
法律的概念[M]. 法律出版社 , (英) 哈特, 2006
[4]  
史记[M]. 中华书局 , (汉)司马迁撰, 2005
[5]  
先秦政治思想史[M]. 天津古籍出版社 , 梁启超著, 2003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