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南部高煤级煤储层孔隙分形特征

被引:24
作者
安士凯 [1 ]
桑树勋 [1 ]
李仰民 [2 ]
李梦溪 [2 ]
刘会虎 [1 ]
张建国 [2 ]
李军军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华北油田公司煤层气分公司
关键词
高煤级煤; 分形维数; 孔隙; 吸附能力; 解吸能力; 沁水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沁水盆地南部的20个高煤级煤样品的压汞实验和煤岩煤质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探讨了孔隙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盆地南部地区高煤级煤孔隙分形特征。研究表明,高煤级煤孔隙分形无标度区为50nm100μm,孔隙分维数在2.94~3.21,孔隙分维数与煤变质程度、孔隙度、大孔含量、体积中值孔径呈负相关关系,与中孔含量、吸附孔含量、退汞效率、灰分产率呈正相关关系,而固定碳含量、镜质组质量分数、挥发份产率、兰氏体积则以孔隙分维数3.05为拐点呈双U形或倒双U形变化。孔隙分维数可以作为反映高煤级煤储层吸附能力和解吸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并依据孔隙分维数划分出该区富气易解吸区、富气难解吸区及含气解吸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渗流孔隙分形特征 [J].
张松航 ;
唐书恒 ;
汤达祯 ;
颜志丰 ;
张彪 ;
张佳赞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38 (05) :713-718
[2]   煤层气的储层特征及其对煤层气解吸的影响 [J].
王乐平 ;
张国华 ;
王现强 .
煤炭技术, 2009, 28 (01) :156-158
[3]   准噶尔盆地低煤阶煤储集层吸附特征及煤层气开发潜力 [J].
蔚远江 ;
汪永华 ;
杨起 ;
刘大锰 ;
胡宝林 ;
黄文辉 ;
车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4) :410-416
[4]   煤储集层解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李景明 ;
刘飞 ;
王红岩 ;
周文 ;
刘洪林 ;
赵群 ;
李贵中 ;
王勃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1) :52-58
[5]   煤孔隙分形特征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J].
张玉涛 ;
王德明 ;
仲晓星 .
煤炭科学技术, 2007, (11) :73-76
[6]   基于煤层气运移的煤孔隙分形分类及自然分类研究 [J].
傅雪海 ;
秦勇 ;
张万红 ;
韦重韬 ;
周荣福 .
科学通报, 2005, (S1) :51-55
[7]   煤储层的气体解吸特性研究 [J].
霍永忠 .
天然气工业, 2004, (05) :24-26+145
[8]   煤储层孔隙研究现状及其意义 [J].
王明寿 ;
汤达桢 ;
张尚虎 .
中国煤层气, 2004, (02) :11-13
[9]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煤孔隙结构 [J].
王文峰 ;
徐磊 ;
傅雪海 .
中国煤田地质, 2002, (02) :27-28+34
[10]   多孔介质导热的分形模型 [J].
施明恒 ;
樊荟 .
热科学与技术, 2002, (01)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