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提要

被引:19
作者
张岂之
机构
[1] 西北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北京
关键词
校长; 教育工作者; 人文;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02.06.005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正>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大学理念我翻阅了20世纪初有关此问题的一些资料,有这样的印象:20世纪初,我国教育和文化的先驱者介绍西方科学、设计中国的科学教育时,他们没有偏见。在他们看来,“科学”范畴中既有自然科学,也有人文社会科学。具有代表性的是,鲁迅于1907年写的《科学史教篇》,叙述西方科学史的讲义(收集在杂文集《坟》里)。鲁迅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致人性于全”、即人的全面发展。为此,人们需要自然科学,也要人文社会科学。用他的话说就是:人类需要牛顿,也要莎士比亚;要康德,也要贝多芬;要达尔文,也要嘉莱勒;物质生活和精神养料都不可缺少。将这一理念引进中国高等教育,并使之成为教育实践的,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1916至1923年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从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8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