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生物资源开发与水苏糖基地的建设

被引:5
作者
李苏楠
刘学敏
杨琳
贾敬敦
史培军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
[4] 北京
[5]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生物资源; 产业化; 水苏糖基地; 陕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7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因特殊自然条件及历史原因,陕北地区仍是中国最不发达的区域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里进行过多次生物资源开发,但因与国家某种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并没有使经济发展起来,人民不能得到更多实惠,且使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基于此,提出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资源开发战略必须调整,树立全新思路,加快资源开发的市场化进程,走资源开发的产业化道路。以保持资源独特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把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水苏糖基地。水苏糖基地建设的目标是,以水苏糖为主导产业,使生产企业成为水苏糖原料供应商和水苏糖系列深加工保健产品供应商,逐步形成水苏糖原料—功能性食品配料—保健食品—生物医药产品等多元化的生产经营格局。通过产业化,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在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增加人民收入,达到"治沙"与"治穷"的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发展生态化 [J].
史培军 ;
刘学敏 .
求是, 2003, (04) :32-34
[2]   陕北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J].
撒文清 ;
张睿 ;
杨途熙 ;
魏安智 .
陕西林业科技, 2001, (03) :43-46
[3]   红枣产业化对陕北经济发展和开发西部的重要意义 [J].
贺宏年 ;
陈锦屏 .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03) :99-100
[4]   陕北马铃薯产业开发调查及发展思路 [J].
闫当萍 ;
张怿浩 ;
王智琴 ;
王俊民 ;
路永贵 ;
陈鲜梅 ;
刘涛 ;
南斌成 .
中国马铃薯, 1999, (01)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