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和小麦不同基因型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20
作者
林植芳
彭长连
林桂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广州
关键词
碳同位素分馏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大豆; 小麦; 基因型; 抗旱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26个大豆基因型和 18个小麦基因型的叶片和种子的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值 (△ 13C)在正常供水和缺水的田间条件下皆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别。土壤干旱降低△ 13C值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 WUE)并增大了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值。抗旱性不同的基因型的叶片和种子的△ 13C平均值及相应的 WUE与抗旱性大小之间表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抗旱性强的基因型的△ 13C比抗旱性中等和差者较低而相应的 WUE较高。叶片的△ 13C的基因型差异大于种子。结果表明 ,△ 13C受作物基因型控制和环境条件互作的影响 ,利用△ 13C评估和选育高 WUE种质应作干旱试验并计算△ 13C和 WUE的干 /湿比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磷素利用效率不同小麦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 [J].
彭长连 ;
林植芳 ;
林桂珠 .
作物学报, 2000, (05) :543-548
[2]   胚芽鞘长度作为冬小麦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J].
王玮 ;
邹琦 .
作物学报, 1997, (04) :459-467
[3]   生长光强对亚热带自然林两种木本植物稳定碳同位素比、细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林植芳,林桂珠,孔国辉,张鸿彬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5, (02) :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