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鹤山针叶混交林、以乡土树种为主的阔叶混交林和豆科混交的林冠作用层和林地作用层辐射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太阳高度角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全年抵达各林的总辐射月变化基本上都呈双峰曲线,各林的峰值分布于5月和7~9月,谷值分布于2月和6月.由于坡向的影响,东南坡的太阳总辐射最大,平坦地和西坡次之,东坡较小,北坡最小.各林型林冠上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占各自总太阳辐射量的比例有所不同,但各林林冠上直射所占比例均大于散射所占比例;由于冠层截获的影响,林下散射辐射量则大于直射辐射量.草坡、气象站、豆科林、乡土林和针叶林的林上反射率分别为17.2%、18.3%、10.6%、11.4%和13.4%,而后三个林型林内的反射率分别为28.9%、25.1%、21.4%.这种差异是由植物冠层结构、植物器官的光学特性和群落的发育状况等决定.因太阳高度角、天气状况、下垫面状况及坡向的不同,草坡、气象站、针叶林、乡土林和豆科林林冠作用层的净辐射分别为2915.6MJ·m-2·a-1、2547.4MJ·m-2·a-1、2555.1MJ·m-2·a-1、2739.2MJ·m-2·a-1、2922.3MJ·m-2·a-1;其透射率分别为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