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223
作者
郁建兴
任泽涛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社会协同; 制度; 机制;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2.08.005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基于政府治理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的考量,社会协同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中政府与社会间关系的现实选择。所谓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是指政府出于治理需要,通过发挥主导作用,构建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参与平台,加强对社会的支持培育,并与社会一起,发挥社会在自主治理、参与服务、协同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始终保护并尊重社会的主体地位以及社会自身的运作机制和规律,并综合运用行政管理、居民自治管理、社会自我调节以及法律手段甚至市场机制等多种方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治理目标。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建立,必须通过制度强化、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来实现,从强化向社会赋权制度、清除落后制度以及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健康成长的支持培育制度等三个层面同步推进,并形成不同制度间的合力。而当各类社会主体日渐成熟后,它们必将推动政府转移更多职能,发挥社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最终形成政府与社会间协同关系的良性循环。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治理之路——以汪清县城市社区管理改革为个案 [J].
麻宝斌 ;
任晓春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51 (06) :132-139+156
[2]   发挥社会组织协同社会管理作用探讨 [J].
周云华 .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6) :27-30+35
[3]   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几点思考 [J].
温庆云 .
社团管理研究, 2011, (11) :5-7
[4]   社会协同的内涵解析与路径选择 [J].
孙秀艳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1, (10) :76-82
[6]   公共管理转型: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兴起 [J].
吕志奎 ;
孟庆国 .
学术研究, 2010, (12) :31-37+58
[7]   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基于治理与善治的视角 [J].
周红云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 (05) :113-121
[8]   协作性公共管理:现状与前景 [J].
刘亚平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63 (04) :574-582
[9]   论网络伦理困境及社会协同体系建构 [J].
宋吉鑫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01) :40-43
[10]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J].
郁建兴 ;
吴玉霞 .
学术月刊, 2009, 41 (12)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