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浅析“四大家鱼”性状退化的原因及重视种质保护的建议
被引:13
作者
:
廖亚明,刘金炉,汤学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研究所
廖亚明,刘金炉,汤学林
机构
:
[1]
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研究所
来源
:
水产科技情报
|
1994年
/ 02期
关键词
: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淡水渔业资源,人工繁殖,遗传性状,种质保护;
D O I
:
10.16446/j.cnki.1001-1994.1994.02.006
中图分类号
:
S965.1 [淡水鱼];
学科分类号
:
090801 ;
摘要
:
青、草、鲢、鳙四种鱼类是我国淡水养殖业的主要饲养对象,由于江河、湖泊的环境变迁,捕捞过度等原因,近三十年来自然资源量锐减,个体的经济性状指标也有所下降。“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变了完全依赖天然苗种的局面,但多年来不少苗种场忽视亲本选育,多代近交,造成子代的经济性状指标退化,表现为性成熟年龄提早、生长缓慢、繁殖率低、抗病能力弱等。作者对此提出建议:要保护天然资源,建立必要的种质资源库,人工繁殖应严格贯彻执行“技术操作规范”;渔政部门对苗种生产单位要进行技术考核,杜绝劣质苗种出售。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3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