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微治理的多维赋权机制研究

被引:69
作者
尹浩
机构
[1] 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
关键词
制度赋权; 社区赋权; 技术赋权; 社区微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居民自治需要改变目前权力和资源的配给方式,而当下城市社区"微治理"是实现这一需要的新探索。在城市社区微治理中,以项目为载体的制度赋权为社区公益社团的成长提供了合法性环境,改变了社区无权状态;以社区公益组织为载体的社区赋权,培养了社区公共精神,提升了社区能力;增能技术是使社区赋权与制度赋权具有相应全面可操作性的催化剂,使居民的参与更加有效。在社区微治理道路上,它们共同致力通过微小结构生态的变化撬动社区治理结构的优化,探索行政权力有限介入下的基层社会自主性意识萌发的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整体性社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J].
尹浩 ;
陈伟东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32 (06) :80-85
[2]   空间正义、社区赋权与城市更新范式的社会形塑 [J].
邓智团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08) :61-66
[3]   网格中的微自治: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机制 [J].
孔娜娜 .
社会主义研究, 2015, (04) :90-96
[4]   试论新常态下的社会治理创新 [J].
韩洪涛 ;
高娟 .
学习论坛, 2015, 31 (07) :12-14
[5]   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矛盾及其对策 [J].
顾骏 .
中国民政, 2015, (03) :17-18
[7]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8]   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 [J].
毛丹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4) :28-60+243
[9]  
赋权、参与和社会工作.[M].(英) 亚当斯 (Adams;R.) ; 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10]  
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M].周雪光; 刘世定; 折晓叶;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