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中国页岩气特征、挑战及前景(二)
被引:413
作者:
邹才能
[1
]
董大忠
[1
,2
]
王玉满
[1
]
李新景
[1
]
黄金亮
[1
]
王淑芳
[1
]
管全中
[1
]
张晨晨
[1
]
王红岩
[2
,3
]
刘洪林
[3
]
拜文华
[3
]
梁峰
[3
]
吝文
[3
]
赵群
[3
]
刘德勋
[3
]
杨智
[1
]
梁萍萍
[3
]
孙莎莎
[3
]
邱振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来源:
关键词:
页岩气田;
经济甜点区;
微气藏;
水平井;
“工厂化”生产模式;
体积压裂;
开发成本;
资源潜力;
有利目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0709 ;
081803 ;
摘要:
重点阐述中国页岩气工业化进展、"甜点区"评价标准与勘探开发技术、成功经验、面临挑战及发展前景。根据四川盆地涪陵、长宁、威远等页岩气田地质与工程参数,指出中国页岩气具有特殊性。中国南方特大型海相高演化(Ro值2.0%3.5%)、超高压(压力系数1.32.1)页岩气田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古老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实践价值。提出"经济甜点区"须具备"含气性优、可压性优、效益性优"等特征,"四高"(高TOC值(大于3.0%)、高孔隙度(大于3.0%)、高含气量(大于3.0 m3/t)、高地层压力(压力系数大于1.3))、"两发育"(页岩层理、天然微裂缝)是富集高产段与水平井轨迹选择的关键指标,水平井巷道必须控制在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高压封存箱中部。提出"微气藏"群压裂形成"人工页岩气藏"的模式,揭示"压后焖井、控压限产"机制。形成了三维地震与压裂微地震监测、水平井、"工厂化"生产模式等关键技术和"甜点区"优选、水平井巷道控制、水平段长度优化、"工厂化"生产模式等成功经验。页岩气资源的不确定性、3 500 m以深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装备突破、低成本生产、水资源与安全环保是中国页岩气实现规模开采面临的4大挑战。预测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8.8′1012 m3,四川盆地有利区面积4.0′104 km2、可采资源量4.5′1012 m3,2020年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有望实现"理论、技术、生产和成本"4个一体化革命,产能达到(200300)′108 m3/a。未来有望在四川盆地常规加非常规天然气产量一起建成"西南大庆(气大庆)"。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8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