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高柳地区深层次生孔隙成因及分布特征

被引:34
作者
张文才 [1 ]
李贺 [2 ]
李会军 [3 ]
孟元林 [4 ]
杨凤波 [5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
[2]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设计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5]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中心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深层; 次生孔隙; 淡水淋漓; 异常压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南堡凹陷高柳地区深层沙河街组在3250~3800 m形成1个次生孔隙发育带,次生孔隙类型主要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蚀孔、铸模孔、溶解填隙物内孔隙和溶解缝。高柳地区地下水在北部燕山褶皱带接受补给,在重力水头的作用下沿着柏各庄、西南庄等深大断裂下降,尔后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直接导致高柳地区深部地层在地表浅埋藏过程中遭受淋滤溶蚀,形成次生孔隙,这些次生孔隙在以后深埋过程中受到异常压力的影响而得以保存。断层和不整合面作为淡水的淋滤通道,与异常高压等因素一起控制着次生孔隙的分布,据此预测,高柳地区高北断层附近、朔河断层下降盘、唐海地区以及紧靠柏各庄断层下降盘的拾场次凹是深层储集层物性较好的地区。图4表2参17
引用
收藏
页码:308 / 312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