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种子休眠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77
作者
鱼小军
王芳
龙瑞军
不详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3]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兰州
[4] 兰州
[5]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6] 青海西宁
关键词
种子; 休眠; 破除方法;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5.07.067
中图分类号
S330.2 [种子生理、生化];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包括温度处理、机械处理、射线、超声波处理和电场处理、干燥后熟和层积处理;化学处理包括激素处理、无机化学药剂处理和有机化学药物处理。许多植物种子的休眠是综合休眠类型,此类植物种子的休眠需综合方法来破除休眠。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J].
鱼小军 ;
王彦荣 ;
孙建华 ;
王芳 ;
刘志义 .
草原与草坪, 2004, (04) :55-58
[2]   野生花卉歪头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J].
郑健 ;
张彦广 ;
李惠卓 ;
石绣霞 ;
赵耀新 ;
张彦芳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55-58
[3]   木荷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J].
李铁华 .
种子, 2004, (06) :15-17
[4]   温度和水分对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萌发的影响 [J].
鱼小军 ;
王彦荣 ;
曾彦军 ;
苏德 .
生态学报, 2004, (05) :883-887
[5]   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休眠生理生态研究 [J].
刘震 ;
王艳梅 ;
蒋建平 .
生态学报, 2004, (05) :959-964
[6]   电场处理对柠条种子萌发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 [J].
杨生 ;
那日 ;
杨体强 .
中国草地, 2004, (03) :79-82
[7]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J].
尹华军 ;
刘庆 .
植物学通报, 2004, (02) :156-163
[8]   皂荚种子休眠解除及促进萌发 [J].
张风娟 ;
徐兴友 ;
孟宪东 ;
王凤宝 ;
金幼菊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4, (02) :175-178
[9]   提高团花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J].
周双云 ;
张丽霞 ;
张远辉 .
林业科技, 2004, (02) :6-7
[10]   CO2激光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及生理的影响 [J].
张建东 ;
陈怡平 ;
王勋陵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2) :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