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探讨
被引:23
作者:
钱峥
机构:
[1] 石油大学资源科学系
来源: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石炭系,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岩石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岩石学、古生物及地球化学沉积相标志的研究,川东石炭系沉积环境的演变经历了蒸发膏湖—咸化泻湖—陆表海三个主要阶段。川东地区早石炭世末期,受中国南方发生较大规模海退的影响,黄龙组沉积早期(C2hl1)受古高地的阻隔,发育膏湖沉积:由于干旱炎热的气候,水体蒸发量大于注入量,水体循环较差,沉积了大面积的白云岩和石膏沉积。黄龙组沉积中期(C2hl2)以咸化泻湖沉积为特点,以白云岩沉积为主,表现为多个自下而上由粒屑云岩—粉微晶云岩—干裂角砾云岩组成的向上变浅序列的叠合,具明显的旋回性,反映了高能浅滩与间歇性暴露地表交替出现的结果。黄龙组晚期(C2hl3)海平面上升,江南古陆没入海平面之下,扬子准地台形成陆表海环境,属开阔台地环境的浅水沉积,石灰岩类普遍发育,以有孔虫、红藻、珊瑚、腕足、苔藓等为主组成的生屑灰岩大量出现,表明沉积水体较为通畅,盐度正常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