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湘西低温An、Sb、Hg矿床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6
作者
:
何江,马东升,刘英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何江,马东升,刘英俊
机构
: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5年
/ 04期
关键词
:
成矿流体,含矿建造,低温矿化,湘西;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在对湘西低温矿化区中含矿建造的地球化学研究及典型矿床成矿流体性质的比较研究后指出,由元古界板溪群内发育的An、Sb矿化至古生界寒武系内的Hg矿化,其矿化流体具有硫浓度不断降低,氯浓度显著升高,大气降水的比例不断增加的明显规律。含矿建造中成矿元素的丰度为控制矿化类型的非主要因素,成矿流体中矿化剂的种类和浓度以及成矿温度则是制约该区矿化类型的主要地球化学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78 / 684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