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走向融合的教师教育课程
被引:1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强
机构
: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来源
:
全球教育展望
|
2006年
/ 35卷
/ 06期
关键词
:
融合;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开发与实施;
共同体;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451.1 [教师评定与任用];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长期以来,支离的教师教育课程严重阻碍了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时代呼唤教师教育课程走向融合。本文作者从四个方面——各学科间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统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契合、课程参与主体间的合作,来理解融合的教师教育课程。最后,作者对教师教育课程走向融合的外部条件进行了总结。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为例
[J].
万明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万明钢
.
课程教材.教法 . ,
2005,
(07)
:83
-87
[2]
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阐释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长福
.
哲学动态,
2005,
(04)
:9
-14+58
[3]
行动学习: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J].
顾小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顾小清
.
全球教育展望,
2005,
34
(03)
:52
-55
[4]
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变革及问题反思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岳刚德
.
全球教育展望,
2005,
(01)
:45
-49
[5]
研究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知行合一”——比较教育理论建设跨文化的哲学对话
[J].
王长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王长纯
;
宁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宁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邦平
.
教育研究,
2002,
(06)
:24
-29
[6]
理解与对话——从哲学解释学出发看教师与课程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姜勇
;
郑三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生
郑三元
.
全球教育展望,
2001,
(07)
:34
-38
[7]
王守仁评传[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张祥浩著, 1997
[8]
王阳明全集[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明)王守仁著, 1992
←
1
→
共 8 条
[1]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为例
[J].
万明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万明钢
.
课程教材.教法 . ,
2005,
(07)
:83
-87
[2]
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阐释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长福
.
哲学动态,
2005,
(04)
:9
-14+58
[3]
行动学习: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J].
顾小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顾小清
.
全球教育展望,
2005,
34
(03)
:52
-55
[4]
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变革及问题反思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岳刚德
.
全球教育展望,
2005,
(01)
:45
-49
[5]
研究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知行合一”——比较教育理论建设跨文化的哲学对话
[J].
王长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王长纯
;
宁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宁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邦平
.
教育研究,
2002,
(06)
:24
-29
[6]
理解与对话——从哲学解释学出发看教师与课程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姜勇
;
郑三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生
郑三元
.
全球教育展望,
2001,
(07)
:34
-38
[7]
王守仁评传[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张祥浩著, 1997
[8]
王阳明全集[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明)王守仁著, 199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