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

被引:77
作者
金之庆
葛道阔
石春林
高亮之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东北平原; 粮食生产; 适应性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采用 GISS Transient B模型和黑河、哈尔滨、长春、沈阳、延吉等 5个样点近 4 0年的逐日气候资料 ,在计算机上生成了我国东北平原未来 10年、 30年和 5 0年的气候渐变情景 ;将 CERES系列模型 (包括大豆、玉米、水稻 3种作物 )在上述各样点不同年份的气候渐变情景下运行 ,并将模拟结果与当前气候条件下的模拟值相比较 ,评价了气候变化及大气 CO2 浓度增长对研究区域作物布局和品种布局的阶段性影响 ;还利用若干农业气候指标 ,结合各样点的气候渐变情景 ,分析了我国冬小麦安全种植北界在研究地区可能出现的地理位移。在此基础上 ,就东北平原未来的作物与品种布局 ,以及能否安全种植冬小麦等提出具体意见 ,供有关部门在制定农业中、远期规划时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东部样带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 [J].
金之庆 ;
葛道阔 ;
高亮之 ;
石春林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04) :51-58
[2]   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可能影响 [J].
金之庆 ;
葛道阔 ;
郑喜莲 ;
陈华 .
作物学报, 1996, (05) :513-524
[3]   C3与C4作物对大气CO2浓度增加的不同响应 [J].
金之庆 .
世界农业, 1995, (09) :36-37
[4]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大豆生产的利弊分析 [J].
金之庆,葛道阔,陈华,郑喜莲 .
大豆科学, 1994, (04) :302-311
[5]  
气候系统引论[M]. 气象出版社 , 王绍武编著, 1994
[6]  
中国耕作制度[M]. 农业出版社 , 刘巽浩等主编, 1993
[7]  
环境和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挑战[M]. 气象出版社 , 丁一汇,()马卡姆(Markham,A.)主编, 1993
[8]  
中国小麦气候生态区划[M]. 贵州科技出版社 , 崔读昌等著, 1991
[9]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熊毅, 1987
[10]  
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e: Analysis of Potential International Impacts. Rosenzweig C, Ritchie JT, Jones JW, et al. ASA Special Pub Num 59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