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小麦磷素营养阈值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王庆仁
李继云
李振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2]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小麦基因型; 磷高效; 磷素阈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温室盆栽试验,对不同磷效率小麦基因型进行了磷素营养阈值的研究。结果表明,磷低效基因型对缺磷反应敏感,在不施或施磷量较低时,籽粒产量及生物量均较低,随着施磷量增加,产量缓慢增加,表现出对磷肥效应较迟钝的现象。而磷高效小麦基因型在不施磷肥或施磷量较低条件下的产量与生物量相对较高,表现出明显的耐低磷特性及对土壤难溶性磷的高效活化、吸收能力。且随着施磷量增加,磷高效基因型的产量急剧增加,达到一定水平后产量保持稳定,而磷低效基因型则表现为在施磷范围内产量呈报酬递减的持续增加趋势。根据产量结果计算求得,磷高效小麦基因型的需磷阈值相对较低,而磷低效基因型小麦的需磷阈值相对较高,如苗期磷低效的 80 55 为 0.50% ,而磷高效的洛夫林和冀 87 4617 分别为0. 45% 或 0. 46% ; 开花期 80 55 为 0. 252% , 而洛 夫林 和冀 87 4617 分 别为 0. 23% 和0.225% 。充分说明了磷高效小麦基因型对土壤与肥料磷有较高的吸收、利用潜力,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需磷量较低,而磷低效小麦基因型获得最高产量的需磷量相对较高。从而为确定磷肥的合理施用原则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63 / 3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植物高效利用土壤难溶态磷研究动态及展望
    王庆仁
    李继云
    李振声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2) : 107 - 116
  • [2] 有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的作物育种新技术研究[J]. 李继云,刘秀娣,周伟,孙建华,童依平,刘文杰,李振声,王培田,姚树江.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1)
  • [3] Critica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in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and indian mustard (Brass juncea) as affected by nitrogen and plant age .2 PINKERTON A. Austral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griculture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