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油的二次运移

被引:38
作者
刘洛夫
康永尚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
关键词
吡咯类含氮化合物; 石油二次运移; 塔里木盆地;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8.05.00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的原油中分离和检测到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油气运移研究。烷基咔唑类化合物大量存在于所分析的样品中,苯并咔唑只在部分样品中检测到且含量小,而二苯并咔唑则未发现。根据C2烷基咔唑的G1、G2和G3结构类型的分布,C3-咔唑/C2-咔唑比值以及烷基咔唑与苯并烷基咔唑的相对含量可知,塔中地区石炭系C3油组的石油分别从北西和南东两个方向向塔中4号构造的高点侧向运移。研究还表明该区的原油可能经历了相当长距离的运移。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咔唑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刘洛夫
    徐新德
    毛东风
    于会娟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7, (04) : 420 - 423
  • [2] 油气成藏机理及油气资源评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油气成藏研究系列丛书编委会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