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防护林系统的最优控制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5
作者
李自珍
程国栋
惠苍
机构
[1] 兰州大学数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绿洲; 防护林系统; 最优控制模型;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河西地区绿洲防护林系统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防护林资源分布的时空特征及建群种的增长动态 ,运用生物控制理论 ,构建了防护林区生物资源管理的最大持续产量模型、生态经济意义下的最优控制模型及多资源种群控制模型。根据有关模型和试验观测结果 ,确定了防护林建群种的资源保护指标、生态经济意义下的最优种群水平和人工调控措施。该防护林主要建群种二白杨胸径的保护指标为k/ 2 =18.2 2cm ,在不同成本与价格比下计算了主要建群种二白杨胸径指标的个最优控制量。估算了防护林系统的生态需水量 ,其中农田生态需水量为 1796m3 /hm2 ,固沙林和阻沙防护林生态需水量为 5 710 0m3 /hm2 ,并提出了相应的持续发展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人工草地放牧系统优化模式研究 Ⅰ 人工草地的最大持续产量模型和最优控制方法及应用
    李自珍
    刘小平
    蒋文兰
    [J]. 草业学报, 1998, (04) : 62 - 67
  • [2] 干旱环境与植物的水分关系.[M].冯金朝;刘新民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 [3] 张掖地区沙产业发展对策与关键技术.[M].樊胜岳等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 [4] 数学生物经济学.[M].[]克拉克(C·W·Clark) 著;周勤学;丘兆福 译.农业出版社.1984,
  • [5] 森林生态学.[M].东北林学院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 [6] 生态学模型.[M].[英]史密斯(J·M·Smith) 著;郎所 译.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