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类型对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徐亮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解钾作用; 石骨子; 碳渣; 绿豆岩; 正长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两种硅酸盐细菌菌株K110、K195分别与石骨子、碳渣、绿豆岩、正长石4种底物的解钾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的解钾量在前8 d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底物间解钾率差异极显著(P<0.01);硅酸盐细菌对正长石的解钾率最低为0.32%,对绿豆岩的解钾率为0.53%,对碳渣的解钾率为1.02%,对石骨子的解钾率最高为1.04%;菌株K110、K195间的解钾能力差异极显著(P<0.01)。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8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机理的综合效应 [J].
连宾 ;
傅平秋 ;
莫德明 ;
刘丛强 .
矿物学报, 2002, (02) :179-183
[2]   硅酸盐细菌对含钾矿粉和土壤的解钾作用研究进展 [J].
龙健 ;
李娟 ;
龙明兰 ;
钱晓刚 ;
曹文藻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79-83
[4]   硅酸盐细菌对矿粉和土壤的解钾作用研究 [J].
罗微 ;
谢德体 ;
黄昭贤 ;
彭胜德 ;
杨雪梅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7-10
[5]  
生物统计学.[M].陆建身;赖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基础.[M].葛诚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