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

被引:12
作者
刘贵富
机构
[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关键词
产业链; 形成机理; 理论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可从两个视角进行研究。一个是理论视角,即借用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另一个是影响因素视角,主要是从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追溯引发产业链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总结、提高,得出产业链形成的动因。从企业的个体角度出发,企业加盟产业链的目的不妨可以概括为价值创造最大化,经营风险最小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从两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产业链创造的价值,包括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收益;二是降低风险或不确定性(外界风险)。因此不同的理论实际上就从这两个根本点出发,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企业构建产业链的动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战略联盟理论分析 [J].
李振忠 .
特区经济, 2006, (04) :313-315
[2]   企业进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J].
陈金波 .
华东经济管理, 2005, (06) :75-78
[3]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对战略管理的启示 [J].
赵德志 ;
赵书科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38-140
[4]   有关跨国战略联盟的理论及模型分析 [J].
黄玲 ;
王义华 .
企业活力, 2004, (11) :56-57
[5]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风险理论成因及其控制 [J].
汪洋 .
现代经济探讨, 2004, (10) :6-11
[6]   选择合作——企业间合作伙伴关系价值分析 [J].
罗定提 ;
梁美华 .
经济论坛, 2002, (13)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