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直播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6
作者
樊仕勇
李贤勇
鲁远源
机构
[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直播中稻; 再生稻; 栽培技术;
D O I
10.16267/j.cnki.1005-3956.20171120.23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于2016和2017年在重庆低海拔再生稻区开展了多点直播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生产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总结了这一生产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0+26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性状与物质运转的影响 [J].
易镇邪 ;
周文新 ;
屠乃美 .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 (05) :509-516
[2]   利用杂交中稻齐穗期剑叶叶绿素计读数(SPAD值)预测再生稻促芽肥高效施用量 [J].
徐富贤 ;
熊洪 ;
朱永川 ;
张林 ;
郭晓艺 .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 (01) :51-56
[3]   土壤含水量与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的关系 [J].
熊洪 .
生态学杂志, 1995, (03) :5-9
[4]   四川再生稻的生态条件及区域适应性研究 [J].
方文,罗文质,张景国,熊洪,江世华,徐世华 .
西南农业学报, 1994, (03) :15-22
[5]   汕优63再生芽幼穗分化发育研究 [J].
黄友钦 ;
张洪松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1) :97-101
[6]   秋季低温对晚粳稻抽穗开花和灌浆结实的影响 [J].
陈传恩 ;
杨志根 .
浙江农业科学, 1981, (04) :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