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B型与一非B型(China-ZHJ-1)烟粉虱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16
作者
臧连生
刘树生
刘银泉
陈伟强
机构
[1]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2]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杭州
[3] 杭州
关键词
烟粉虱; 生物型; 生殖隔离; 形态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寄主植物适应性;
D O I
10.16380/j.kcxb.2005.05.016
中图分类号
S433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本文对新入侵我国的B型与浙江一非B型(China-ZHJ-1种群)烟粉虱之间的生殖亲和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两个生物型在形态特征、发育历期、诱导西葫芦银叶反应及寄主植物适应性几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将B型与非B型ZHJ-1种群进行杂交组合时,两生物型之间虽然有求偶行为发生,但从不发生交配,后代全部为孤雌生殖产下的雄虫;而B型、非B型各自内部羽化后0~72h的平均交配次数分别为4.4次和1.0次,所产后代的雌雄性比分别为2.8∶1、1.0∶1,前者性比显著高于后者。两生物型之间伪蛹形态存在明显差异,非B型ZHJ-1种群的前、后蜡缘饰宽度分别为B型的2.5~2.7倍、1.8~2.1倍。在棉花上,除B型1龄若虫历期较非B型的略长外,两生物型之间其他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无显著差异;从2龄若虫起,非B型各虫态的体长明显长于B型,并且同一生物型内,4龄雌性若虫个体明显大于同龄雄性若虫。B型在多种寄主植物上的存活力比非B型的显著要强。B型与非B型ZHJ-1种群生物学特性的比较,为对我国烟粉虱这两个生物型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探讨B型烟粉虱的入侵生物学提供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742 / 7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一种适合粉虱实验观察的新型微虫笼 [J].
臧连生 ;
刘银泉 ;
刘树生 .
昆虫知识, 2005, (03) :329-331
[2]   世界性重要害虫B型烟粉虱的入侵机制 [J].
褚栋 ;
张友军 ;
丛斌 ;
徐宝云 ;
吴青君 .
昆虫学报, 2004, (03) :400-406
[3]   利用RAPD-PCR方法鉴定我国烟粉虱的生物型(英文) [J].
邱宝利 ;
任顺祥 ;
温硕洋 ;
Nasser S.MANDOUR .
昆虫学报, 2003, (05) :605-608
[4]   利用mtDNA COⅠ基因序列鉴定我国烟粉虱的生物型 [J].
罗晨 ;
姚远 ;
王戎疆 ;
阎凤鸣 ;
胡敦孝 ;
张芝利 .
昆虫学报, 2002, (06) :759-763
[5]   银叶粉虱发生的指示植物——西葫芦银叶 [J].
胡敦孝 ;
吴杏霞 .
植物检疫, 2001, (03) :132-136+194
[6]   关于烟粉虱大发生的思考 [J].
张芝利 .
北京农业科学, 2000, (S1) :1-3
[7]   烟粉虱在园林植物上为害及其形态变异 [J].
陈连根 .
上海农学院学报, 1997, (03) :186-189+208
[8]   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及杀虫剂的影响 [J].
罗志义 ;
章伟年 ;
干国培 .
昆虫学报, 1989, (03) :293-299
[9]  
重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与控制[M]. 科学出版社 , 万方浩, 2005
[10]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 2002